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行情  > 正文

金融破段子 | 藏在《孤注一掷》里的人性弱点

时间:2023-08-22 09:18:51     来源:腾讯网

最近,电影《孤注一掷》频频刷屏。不少人看完电影觉得导演太“敢拍”,隔着屏幕都感觉到窒息。

的确,电影揭露的境外诈骗真相之残忍,令人后背发凉。但从电影院里面走出来后再回味,才发现这部片子对于人性弱点的洞察,同样精准。

恰恰这些人性弱点,也容易在日常投资中把人带入坑。


(资料图)

比如,过度自信

电影中的阿天,硕士毕业,本来可以拥有美好的前程,却在诈骗团伙的引诱下,一步步深陷骗局,直到最后跳楼自杀。

印象最深的一点,是阿天用数学公式告诉同学,如果严格按照倍投法来下注,一定不会输。

所谓倍投,就是这局输了下局赌注翻倍,再输继续翻倍,一直加倍到赢的那一局,只要赢了一局,就可以连本带利地赚回来。在阿天看来,这个过程也不会太久,因为像赌大小这种五五开的赌局,连输十把的概率是1/1024,这是数学上的小概率事件。

但阿天疏忽的是,倍投法想要奏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允许”他继续输下去。假设第一局下注100元,一直连输的话,会要求第十六局下注3276800元,接着输则第十七局需要下注6553600元,而此时的投资资本已经超过1000万。

更何况,阿天所面对的页面,还是被人为操纵的。

事实上,阿天身上的“过度自信”,并非孤例。

伊利诺伊大学曾经以本校法学院新生对自己学习成绩预测与实际情况的匹配程度为题材,写过一篇题为Opitimistic Overconfidence: A study of Law Student Academic Predictions 的报告。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者对伊利诺伊大学2014-2019年入学的法学院新生进行了调查,受访者被要求在课程开始前预测自己在法学院第一年的成绩情况,并给出一个百分比排位,数值0代表排名最低,数值50代表排在中位,数值100表示排名最高。即,如果一位同学给出的百分比排位是80,则表明他认为自己在第一学年中会比80%的同学做得好。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预测他们将以前50%的成绩完成第一年的学业,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他们将以前30%的成绩完成学业,只有5%的学生预测自己的成绩会低于平均值。但最终的结果是,很多学生没能取得预期的成绩,绝大多数实际排名后50%的学生都没有预测到自己会排名如此。

过度自信的心态,投资中也并不少见。某机构在2021年做过的问卷调查显示,全市场投资者样本里,80%的人认为自己能够跑赢大盘,实际上仅有43%的人跑赢大盘。

(图表来源:《理性之外:偏差与修正》,作者王立新、杨宇,2022年1月出版)

与过度自信相反的,则是弱者思维,以避免犯错作为行动的起点。

用巴菲特的话说,是“我们全神贯注于寻找可以轻松跨越的一英尺栏杆,而避开那些我们没有能力跨越的七英尺栏杆”。

又如,想赚快钱

电影中,阿天的无法自拔,是从尝到赚小钱的甜头开始的,凭运气就可以赚到快钱的刺激让人欲罢不能,直至最后押上全部身家,还在到处借贷款继续押注。

但现实中的大多数情况是,当你盘算着赚快钱的时候,往往陷阱已经近在咫尺。

之前监管机构分享过一些诈骗案例,其中有一位投资者的分享令人印象深刻——在看到群里许多人跟着所谓“操作”入金出金、晒收益乐不思蜀的情况后,就忍不住联系了群里的所谓“老师”。按图索骥下载APP后入金十多万,就被踢出了群。再后来他才发现,群里除了他,全都是“托”。

贝佐斯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在《世上物无快钱》一书中,连岳是这样说的:“人生就像滚雪球,靠复利,即使有很多雪,很长的坡,你开始的雪球也是小的,你也得一米米滚”。

相比“慢慢变富”或“一米米滚”,快钱确实更能击中人性,但面对快速致富的预期与允诺,不妨再多问自己一句:都说收益是对所承担风险的补偿。大赚快钱对应的风险是什么?真的是自己能承受得起的代价吗?

当然,说到快钱的诱惑,普通人很难不心动,就连动画片里的小野人也会被诱惑。

剧透来了:即将发布的新一期《好朋友系列品牌动画》,心生贪念的小野人何以置身险境,生死存亡之际,他们将何去何从?

8月22日,不见不散。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标签:

推荐文章